2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介绍了国家在改革科技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包括开展“四唯”清理行动、破除科技人才称号与评价结果简单挂钩的做法、为科研人员减负等。
王志刚强调,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在整个创新驱动、在科技发展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各项研究的主体,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近年来,坚持这样一个思路,以科研人员为中心,依靠科技人员,服务创新主体,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具体就是构建以信任为前提、激励和约束并重的人才政策体系,坚持分类评价,坚持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重大问题的实效来进行评价,同时也提倡小同行评价。
王志刚指出,注重科研人员的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要坚决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着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激励更多科研人员主动投身科研事业,潜心开展科学研究。并且根据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不同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科研人员要营造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一些科研生态和服务的方式。
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分类评价工作,以评价为指挥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来进行评价。
一是开展“四唯”清理行动。这里讲的“唯论文”,这个“唯”是因为把它作为唯一的标准了。论文本身是好东西,搞科研活动,在研究阶段,有新的发展、有新的规律总结的时候,当然要发表论文,把科研成果固化下来并且和同行进行交流。
但是如果把它作为唯一的标准,就走向了问题的反面,走向极端了,所以这里强调的是“不唯”,但是我们还是提倡,年轻人刚开始搞科研的时候,能够写论文就是好事,高水平的科学家应该提供高水平的论文,但论文一定是自己科研活动的结晶。
二是破除科技人才称号与评价结果简单挂钩的做法。很多已经当了院士、当了教授的高水平科学家,实际上他们当初在做科研的时候,可能没有今天这些帽子。现在强调不“唯帽子”。
今后中国的科技、人类的科技都是要靠年轻人的,如果唯帽子,对人才脱颖而出是很大的一个约束,在这一点上,一定是看科研活动、科研成果,而不是看帽子,更不能简单挂钩。
三是为科研人员减负,要减轻负担,让他们专心搞科研,政府更多的是服务,而不是去干扰。推进科技计划表格精简,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减少科技计划检查,促进科技信息共享。
这些改革都是通过一些小切口,能够产生对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实实在在的减轻负担和针对性的服务。在各部门、各地方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科技人才制度改革和评价都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科研人员的获得感也在增强。
去年一些调研显示,科技部开展的科研人员减负七项行动,获得了很高评价,在各项改革中间反映良好的程度也是排在前列的。
王志刚称,下一步,将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持续深化改革,坚持改革为了科研人员,坚持改革依靠科研人员。科技部定期和不定期地听取科研人员的一些意见、建议、诉求,通过座谈会和主动调研等方式,及时和他们沟通,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获得感能够最大化。
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在“破”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科技界作风学风建设,强化科技工作与教育工作的统筹衔接,完善细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
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基础。